江苏浙江广电抓流量秘诀
原创王禹
“苏超”和“浙BA”两个城市业余赛事,竟然演变成了一场现象级的传播盛宴,这一点在赛事开赛之前是无人能够预料的。从持续热门的赛事话题,到南京主场对阵盐城时现场观众人数创下新高,再到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浙BA”赛事,可以说,“苏超”和“浙BA”已经在国内业余赛事中缔造了一段传奇,打造了群众文体IP的范例。
江苏、浙江广电以超前的眼光和敢于破局的勇气,全台总动员,运用赛事直播、短视频、图文、评论、深度报道等多种载体,生动呈现了赛事的创新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他们深度挖掘了“苏超”和“浙BA”背后的故事,成功地把握了这次流量盛宴,并成为了这场盛宴中最大的受益者。
尽管有人说江苏、浙江广电作为东道主自然拥有接住流量的便利与基础,但实际上这两家媒体机构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他们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背景下,进行了顶层的精心设计。
首先,这离不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要领导的亲自指导和部署。其次,两台都将此次的赛事报道作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江苏台在2025年初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集全台之力打造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传播平台。这一改革以新闻为牵引,为“苏超”全要素宣传报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苏超”报道中,江苏广电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组建了包括新闻、卫视、体育、技术在内的数百人团队,不仅为全国数十家家媒体平台提供了高质量的比赛直播信号,更为“苏超”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机制保障。而浙江广电也同样由主要领导牵头,集合多渠道采编力量,采用多种报道形式迅速抬升传播热度和声势。
在内容创新层面,江苏、浙江广电以多维视角激活赛事魅力,深入挖掘赛事背后的故事。比如江苏广电推出的《苏超AI早班车》、《江苏超会玩》等特别直播节目在全媒体平台火爆异常,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创节目开播以来新高。而浙江广电则以全媒报道不断拉升“浙BA”的知名度。
此外,江苏广电以技术赋能内容传播,大小屏联动打造沉浸式体验是推动赛事出圈的重要推动力。他们不仅在传统媒体上提供直播信号,还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系列直播,精准覆盖多元收视场景。同时,他们还围绕赛事展开立体式传播,制作了一批爆款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江苏、浙江广电通过这次赛事的报道,为主流媒体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们系统性地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本土内容为基底,生产连接观众文化记忆的原创内容。他们还聚焦民生与普通人故事,加强与受众互动,通过真实故事和情感互动引发共情。
从“苏超”“浙BA”出发,江苏、浙江广电正在探索一条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路径,那就是超越单一媒体属性,向“内容聚合+传播连接+服务枢纽”的生态型媒体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将推动两家媒体机构的发展,也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